海源阁位于古城聊城万寿观街路北,由清代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建于清道光20年(1840)。海源阁原为三间硬山南向二层楼,楼前有长廊式读书亭两座。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,累计藏书22万卷,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。
它与江苏常熟县瞿绍基的“铁琴铜剑楼”、浙江杭州丁申、丁丙的“八千卷楼”、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“皕宋楼”并称清代4大私人藏书楼。海源阁为3间硬山脊南向2层楼阁,下为杨氏家祠,上为宋元珍本藏书处。楼中间悬有杨以增书“海源阁”匾额。楼前有长廊式高台读书亭1座。楼后第五进院为明清版本藏书处,北有瓦房5间,东西瓦房3间。
杨氏藏书始于杨以增之父杨兆煜,后由杨以增、杨绍和、杨保彝祖孙3代广泛收集,计达3236种20.83万卷,故名闻天下。1947年1月,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某部政治机关曾向入城部队发布3项命令,其中第二项为“保护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海源阁图书馆”。1972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北京,毛泽东的赠品《楚辞集注》,即以海源阁藏本所影印。海源阁书楼自1930年起,历经战乱,迭遭破坏,所藏书大部分散失,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。
1956年,海源阁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92年,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在原址按原结构样式重建。落成之际,海内外名流纷纷题字作画致贺。馆内现藏有李苦禅、启功、沈鹏、刘炳森、王学仲等名家字画数百幅和大批图书文物。胡乔木题写的“一人致力万人受惠,四代藏书百代流芳”楹联,醒目地悬挂在海源阁大门两侧。